中国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丨中国青年诗词楹联网
新闻动态

离心一一涕无从——2022中国联坛逝去的先生们

发布时间:2022-02-15 14:21:19

离心一一涕无从——2022中国联坛逝去的先生们

王家安


2022年,春风盛世,大处着笔,写不尽宏猷伟略。

2022年,蹉跎岁月,无垠感慨,道一声难得珍重。

世变不由人,离愁不禁说。

尤其今年的岁末盘点,真是得“过”且“过”,别有滋味。

“回望群山携手处,离心一一涕无从。”



微信图片_20230106112448.jpg

刘太品

联界身份: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

逝世时间:2022年1月14日

2022年初,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对联文化院秘书长刘太品先生的逝世,让整个联坛陷入悲恸。在当今楹联界,太品先生堪称“擎天柱石”,诚如中国楹联学会《讣告》中所说,“刘太品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发掘、整理、研究楹联文化为其毕生所追求的事业……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浸染联坛近四十年,他在积极振兴楹联文化的同时,始终潜心学术,笔耕不辍,然诸多领域,正值举旗扛鼎之际,奈何天不假年,撒手人寰。每每想起先生还有许多未尽之事、未著之作、未述之言,拂卷思人,不免有山颓木坏之悲。





微信图片_20230106112454.jpg

张定成先生(左二)

张定成

联界身份:台湾著名联家

逝世时间:2022年2月9日(94岁)

张定成先生1928年生于湖南望城,后远渡台海,曾在台湾“行政院”“考试院”等任职,并兼淡江、东吴等校教授,及“国史馆”纂修,赓续台湾一代楹联大家成惕轩,是当代台湾诗联界耆宿,遗著有《友琴斋诗联存》等。台湾楹联学会会长陈庆煌教授评曰:“清源自浚,彩笔常新……执吾台骚坛之牛耳。”先生晚年,梦萦桑梓,曾多次回乡捐助并举办书法展等。2022年夏秋之际,台海局势备受关注,如张先生等常怀家国情怀,尤难能可贵。先生逝后,我尝以联挽之,末句云“迟暮归兮,台澎拍浪到湘波”,是言一衣带水,根脉相连,不忘故园情。




微信图片_20230106112605.jpg

薛宗汉

联界身份:原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

逝世时间:2022年3月25日(73岁)

3月25日,原《对联》杂志北京编辑部执行总编薛宗汉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许多80、90后联人不禁潸然。大家都习惯称这位长者为“薛老哥”。从2006年起,这位“老哥”牵头创办主要面向青少年的《对联》杂志下半月刊,并自掏腰包,发起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本着“快乐对联”的宗旨,从北京到太仓,十年八届夏令营,为当代联坛埋下了数以百计的希望“种子”。2010年,我们创办中国青年诗词楹联网,老哥众望所归,欣然担任站长。这些年,他因身体等原因很少露面,但大家一致惦记着老哥,路过北京,都少不了去听听他爽朗的笑声,顺便到他家里蹭个饭。小伙伴们一直亲切地称他为“永远的营长”“永远的老哥”!





微信图片_20230106112607.png

杨俊时

联界身份:甘肃舟曲县楹联诗词学会顾问

逝世时间:2022年5月23日(75岁)

我与杨俊时先生相识,是在2015年舟曲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县的时候。去了舟曲,才知道这个藏乡江南,四百年楹联文化根脉未断,而一代代舟曲楹联人薪火相承,杨俊时先生正是他们中的第四代传人之一。记得是2016年,为了摸清这个楹联县的底蕴,年近七旬的杨先生亲自跑遍了舟曲的山乡,走村串寨,不分汉藏,就楹联习俗开展田野调查,为我们理清了舟曲楹联文化的“传承谱系”,而他自己身在其中,即便暮年,也为弘扬地方楹联文化乐此不疲。舟曲虽是个边陲小城,但庆幸有许多像杨先生这样的传薪人,他们甘于寂寞,而不改其乐。





微信图片_20230106112637.jpg

易庚山


联界身份:湖南省楹联学会顾问

逝世时间:2022年5月6日(88岁)

当代楹联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便是社会征联,而曾获湖湘首届“曾国藩楹联奖”的易庚山先生,无疑是当代征联的代表人物之一。从改革开放后,易先生便参加各类赛事并屡获大奖,到最近的2021年9月庆祝建党百年大征联颁奖典礼上,87岁的易先生作为获奖代表,还在发言中表示要笔耕不辍,再写精品。先生是飞行员出身,个头不算高,但每次见他都白发矍铄。对我这个后辈也总是关爱有加,有时收到先生发来的问候短信,反令我惭愧至极。在当今所谓征联“获奖专业户”里,能够坚持三十几年,八十八岁仍站在领奖台上的,估计海内无二,这也是易先生的另一份殊荣。





微信图片_20230106112640.jpg

胡豪

联界身份: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

逝世时间:2022年12月28日(80岁)

提起岭南胡豪先生,总是想到“新闻联说”。近二十年来,胡先生坚持用楹联撰写每天的新闻大事,几乎寒暑无阻,从未间断,并在多家媒体和平台开设“新闻要闻每日一联”和“新闻人物每周一联”等专栏,在楹联界,《新闻联说》可谓人尽皆知,有关方面还曾两次举行专题研讨会,也是一时风采。一个人、二十年,每天坚持做一件事,这是何等的坚韧,胡先生本身就是个“新闻人物”。12月28日,距离新年的钟声还有三天,80岁的胡先生从此搁笔,再也无法用这两行文字,写完下一个“新年贺词”。




除了刘太品、薛宗汉、张定成、易庚山、杨俊时、胡豪,这一年里,我们也不忍看到,还有许多来不及细说、也遗憾逝去的前辈同仁:

山西垣曲县诗联学会副会长杨炎池先生(1月6日,87岁)

吉林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顾问李永昌先生(2月9日,73岁)

河北联家耿战浩先生(4月5日,69岁)

湖南邵阳市楹联学会原副会长刘宝田先生(4月9日,83岁)

新疆楹联贡献奖获得者陈海生先生(4月17日,91岁)

甘肃平凉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董睿先生(5月12日,60岁)

甘肃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张柏年先生


2022年中国联坛逝去的这些先生们,总有一些瞬间令我们感动,总有一些身影教我们难忘。斯人已矣,风范犹存。

2022年岁末,都说这个冬天特别“难熬”。

可尽管世事难料,但为了这份热爱的事业,我们依然值得坚守。

如那扎根戈壁的胡杨,如他们般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