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安:习近平的楹联情怀(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更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杰出弘扬者,思接千载,赓续文脉,重视传统楹联文化,已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关注和引用楹联五十余次。
习近平的楹联情怀(上)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许多佳联妙对经他引用,被赋予时代新意;一个个和他有关的楹联故事,为我们读懂今日之中国,书写时代之华章。
联话中国风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文艺作品中。中华楹联与诗词歌赋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被称作“天下第一县衙”的河南内乡县衙至今已见证了七百年历史沉浮。
徜徉于这座反映古代政治文化的“活化石”间,沿着中轴线依次穿过大门、仪门和大堂、二堂,在名为“三省堂”的楹柱前,悬挂着一副朗朗上口的楹联: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作者高以永,浙江嘉兴人,清康熙进士。在任内乡知县时,他为政宽平,政声卓著,此后更是恪尽职守,竟因太过劳累逝于任上。他用一生践行了联中所阐释的“为官之道”。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一次座谈会上引用此联,并指出联语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他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这副联通过“一官”“百姓”的回环、对比,反复点醒为官者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失为千古镜鉴。在习近平系列讲话中,时常见到用楹联来谈“为官之道”“清廉之风”。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他提起当年黄埔军校门口那副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提醒与会干部“发财可以光明磊落“”要想明白了再来干”;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他提起耀邦同志改写的一副楹联: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他说“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心在人民、利归天下的为民情怀”;他鼓励党员干部要心胸开阔、志存高远,曾引用据传朱熹所撰的楹联: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他在文章中说,“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为“官”一任,就要尽到造福一方的责任,要时时刻刻为百姓而谋。
一副联语,短则不过数字,却能在两行之间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共识、道德规范、精神风貌和情感寄托。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追求,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在千古名联佳对中均能得以印证。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场合,习近平重视和关注楹联已经五十余次,讲话引用每每传为佳话。
赴大学调研,他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楹联寄语青年人才;教师节前夕,他用“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的楹联赞颂师德之美;与科技工作者交流,他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对句诠释科技报国;和党员干部谈家风,他用“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的格言进行善意规劝;出席外事活动,他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楹联,号召各国携手建设命运共同体;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的活动上,他引用抗战时期华北某庄户人家的春联,说“这是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怒吼,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宣言。”
尽洗铅华存太素;
别为经纬见文章。
优秀楹联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不时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作为大国领袖,习近平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通过一副副联语小中见大,亦能折射出国家治理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2017年1月18日,中国人民即将迎来农历鸡年新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用一副“金鸡一唱千门晓;绿柳万条四海春”的传统春联,为世界人民送出祝福的同时,尽显中华文明的晓日高吟,盛世春光。
“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又一次生动实践是北京冬奥。2022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五,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盛情欢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那天的人民大会堂张灯结彩,“冰墩墩“”雪融融”笑容可掬,在来宾必经之路,红彤彤的春联、福字映入眼前,传统春联和剪纸、年画等营造出别具中华风韵的浓郁年味。贵宾们不时驻足欣赏,沉浸其中。这也是一场传统文化的主场外交,尽显开放自信的大国胸怀。字是中国字,联是中国红,浓墨重彩书写的是中国风华。
联萦中国魂
2022年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千载诗书城——四川眉山,走进古祠风韵、文脉悠长的三苏祠。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三苏是千古传唱的美谈。
2022年6月8日,来到眉山三苏祠,习近平一进门就注意到挂在前厅的一副楹联,并逐字诵读起来: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总书记那么忙,还这样关心我们的工作,关心三苏祠的一草一木,一块牌匾,一处题字”,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对习近平在三苏祠驻足凝视、回眸历史、敬仰先贤的镜头印象深刻。
习近平不止一次说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早在1980年代,习近平就引用清代县衙“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的楹联,提出党员干部“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的“基本功”。他在正定塔元庄村委会调研时,看到墙上挂着一副对联:“须思官场吃喝一席宴;必耗民间百姓半年粮”,他说“有这副对联在时刻监督和警醒我们,一定要严格自律,多关心百姓疾苦。”当年,在习近平提议下,正定县委就出台《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明确叫停各种不正之风。
多年来,他走到哪里,都留心楹联。好的句子,他都会记下来。陕北知青黑荫贵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回忆,更早的1974年,他和习近平赴四川工作考察间隙,路过峨眉山、青城山等处,“凡是那里门上的对联,他几乎都很认真地抄写下来,然后细细品味。”
清代陇右学者张澍曾说“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习近平年轻时,对明代文学家、楹联家冯梦龙的几部著作爱不释手,他说“‘三言’中很多警句我都能背下来”。机缘巧合,后来他到冯梦龙任过寿宁知县的宁德地区任职。但那时寿宁交通不便,许多地方只能踩着泥泞湿滑的山路步行。为下乡考察实情,他经常从早上7点半走到中午12点多才进到山里,当地百姓说他是“到过这里最大的官”。他常和同事们分享冯梦龙的故事,还借用《警世通言》的对句告诫干部“人心似铁,官法如炉”,要做一个像冯梦龙那样勇于担当,挑战困难的“好官”。
清代文学家、书画家,同样也是楹联大家的郑板桥,也颇为习近平赞赏。他曾多次提起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告诫党员干部对待人民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他还亲笔写下“心无百姓莫为‘官’”的警句。
习近平欣赏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副对联。1982年,在正定工作不久,他就请擅长书法的同事张银耀写了这副联挂在办公室。张银耀回忆说,“近平同志(把这副对联)借鉴到工作方法上来,尽量把繁杂的东西变得简单,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抓大事,抓重点……欣欣向荣,充满着朝气。”原正定县长程宝怀也说,“这两句话,就是近平同志作风的突出体现。”
后来,他与文秘人员谈起文稿起草时,又谈到这副联,说要“求短、求实、求新“”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倡导短风,狠刹长风“”要在平常中见到不平常,在平凡中见到不平凡。”他还曾引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副名联,勉励文艺工作者“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艺术定力,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才能拿出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是以笔意着新意,透过文风看作风,如椽之笔,正是如斯。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从天人关系的探究,到对立统一的阐述,对称思想深入华夏基因,而对联正是承载了中华民族这一处世之道的代表性载体。
习近平许多妙语金句中都体现着中华对仗之思、对偶之美。如他所说“求新既可以体现在谋篇布局上,也可以体现在遣词造句上,适当的引经据典,恰到好处的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方法,都可以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文风焕然一新,习近平以身垂范,大量引用古文诗句及民俗语言,“打老虎“”洗洗澡“”撸起袖子加油干”等通俗用语被“点亮”的同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等一些地道的古文用法也频见纸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许多广为传诵的对仗之句,让我们感悟出文字魅力,品读出治理谋略,共鸣出炽热情怀,点染出时代气息,笔墨之间流露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福建工作时,他为基层优秀社区赠送的锦旗写有对句,他用一副楹联中的“造“”福”二字命名了一项扶贫迁居工程,他在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说过的对联式句子“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如今成为客家人家喻户晓的推介词。
2015年1月,在云南洱海边看着眼前旖旎风光,他即兴吟出“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隽永之句,嘱咐当地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的青山绿水保护好,让这“画中有诗”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有副古联说得好:“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习近平始终手不释卷,他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正是得益于博览群书,熟读经典,古今许多名联隽句,他都信手拈来。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他接连引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等传统名联,鼓励文艺工作者要脚踏实地,扎根人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月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瀛台夜话”。他一边散步,一边为奥巴马讲解清乾隆题瀛台涵元殿楹联“于此间得少佳趣;亦足以畅叙幽情”,以“得一日之清闲”为这场特殊的交流营造坦诚的语境。
2020年9月17日,在历经千载依然弦歌不绝的岳麓书院,看着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他欣然和大家分享书院门口那副耳熟能详的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他特别诠释,“于斯为盛这个‘斯’,是指的这个时代”,他勉励莘莘学子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重托。
一联之诠,境界别开。一字之解,新意盎然。厚积而薄发,习近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鸟语枝头,会心处皆为真学问;
花明槛外,触目时尽是大文章。
作者简介
王家安,甘肃天水人,系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院副院长,甘肃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青年学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