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楹联学会青年楹联研究会2020年度工作报告
居诸不息,暮去朝来,2020年之于数亿中华儿女,是一个不平凡的庚子年。这一年,疫情肆虐,九域艰难;这一年,山河携手,共筑长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工作和生活终于得以重启。中国楹联学会青年楹联研究会在中国楹联学会的指导下,继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疫情防控态势下努力拓展诗词楹联活动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类诗词楹联比赛及线上学习活动,团结和服务广大青年诗词楹联爱好者,为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贡献了一份力量。
由青年楹联研究会主管的传统文化宣传战线——中国青年诗词楹联网,自2010年在辽宁成立至今已过十载春秋,陪伴着许许多多的青年诗词楹联爱好者从校服走向婚纱,自巍峨的武夷山行至奔腾的黄河水,一路笑着闹着颂着,把传统文化的身影留在呼啸而过的岁月里,印在了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2020年,青年楹联研究会继续大力推广青年诗词楹联教育,与多地诗词楹联组织联动交流,致力于培养更多高校及社会各界的青年人才。现将本年度部分重点工作报告如下:
一、成功举办“行吟武川,梦回田庐”全国青年楹联家武义采风行暨中青诗联网成立十周年纪念会
2020年7月14日至16日,“行吟武川,梦回田庐”全国青年楹联家武义采风行暨中青诗联网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浙江武义举行。在龚联寿、张小华、赵秀敏等老师带领下,来自江苏、河北、山东、宁夏、福建等地20余位青年诗词楹联爱好者走进坛头湿地、范村、叶长埠、履三村、明招寺、悦园、十里荷花、牛头山、璟园、骆驼九龙茶文化园等地。在小雨氤氲的清晨走进武义县坛头湿地,看武义江边的杨柳依依、听明招寺桥头灰鹤的喃喃细语、品熟溪桥上浓浓的武义风情、享田庐光裕堂内联界新老的顶级盛会,期间组织了“飞花令”、“古诗续写”、“灯谜竞猜”和“限时对句”等现场活动,得采风诗词对联155首(副),在《对联》杂志刊发。
此次活动得到了武义县委宣传部、文旅局、当地政协、作协、书协、文联、楹联学会以及田庐文创园的鼎力支持,青年楹联研究会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举行授牌仪式,授予田庐文创园为青年楹联研究会的创作基地,共同为武义浓浓的山水人文底蕴再添新彩。中国楹联学会李培隽会长、刘太品常务副会长、林向阳会长助理及青年楹联研究会会长王家安、副会长徐荣前、李析力、刘运佳等为中青诗联网十周年发来贺词寄语,希望中青诗联网继续为广大联友搭建良好平台,十年芳华,岁月难忘,研究会在今年进一步完善健全了会员体系,发展了73名青年楹联爱好者成为会员,青年楹联研究会将在中国楹联学会的指导下继续服务广大青年,与各地诗词楹联组织增强交流学习,秉持初心,砥砺前行。
二、协办“香草美人奖”首届青年三行诗大赛并荣获赛事特别组织奖
2020年10月,中国汨罗江文学奖之“香草美人奖”首届青年三行诗大赛颁奖典礼暨“歌以咏志”音乐会在湖南汨罗江畔的屈子文化园举办,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汨罗市市委市政府发起,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金鹰之声”主办,青年楹联研究会荣获“特别组织奖”。
作为此次赛事的协办单位,青年楹联研究会下属校园联盟工作部等各机构认真组织参与,积极投稿,发动各高校社团、青年诗词楹联爱好者来稿,在一个月内收到稿件9068份,同时积极配合了赛事承办方湖南广电对校园征稿工作视频的采写和拍摄。本次赛事中,青年楹联研究会共有11人获奖,其中校园联盟方面,武夷学院诗词楹联协会有2位同学入围,淮北师范大学晚风诗社1位,湖南信息学院雏鹰文学社1位,武汉大学珞源国学社1位,福建师范大学耘曦文学社1位。
青年楹联研究会拥有较为广泛的高校社团基础,在此次赛事中充分发挥了长期以来建立的青年传统文学平台优势,发动青年诗词爱好者和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到大赛的台前幕后的工作中,“特别组织奖”的授予既是主办方对青年楹联研究会此次工作的认可,也代表着对青年楹联研究会继续为诗词楹联文化建设多做贡献的期望,青年楹联研究会今后将与大赛主办方加强交流互动,一同为诗联文化的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三、会议、考评与专员联络多措并举,校园联盟建设迈入新阶段
青年楹联研究会校园联盟作为依托全国各大高校建立的工作部,是深入挖掘诗词楹联文化建设生力军的重要渠道。2020年校园联盟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线上交流会议和学术比赛,吸引2所高校诗词楹联社团的加入,目前校园联盟已拥有超过40所高校诗社理事单位,服务青年学子3000余人。随着社团理事单位的不断增加,为更好地凝聚各高校理事社团青年力量,校园联盟在2020年主要制定并实施了三项举措,其一有针对性地调整理事会结构,为每个高校理事社团配备理事会成员作为联络专员,负责日常工作的沟通和理事社团各项会议活动的支持,更好地服务各高校理事社团。其二制定《考评条例》实施积分制,鼓励各理事单位多多开展诗词楹联文化的社课学习和赛事活动,对在年度评比中表现优异的社团理事单位予以表彰或奖励。其三采取例会与不定期交流会相结合的会议模式,既为新会员提供深入了解校园联盟、加强理事社团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也便于重大赛事及活动的宣贯。上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本年度校园联盟共举行8次全体会议,其中6次月度会议、1次换届大会及1次赛事说明会,有35所高校社团理事单位参与到“香草美人奖” 首届青年三行诗大赛中,极大地提高了各社团青年人才对于传统文化学习和赛事参与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各理事社团在繁荣校园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学堂班与辩论赛齐上线,打出青年楹联诗词教育“组合拳”
青年楹联研究会教育工作部下属对联学堂和诗词学堂拥有丰富的青年诗词楹联教育经验,今年在学堂设置方面,除每年开设的对联中级班和暑期对联班外,教育工作部重新组织了诗创作中级班、新设了填词中级实验班。其中诗创作中级班招生11人,学习内容以五律为主,兼顾七律,重在激发兴趣和扩充视野。填词中级实验班2020年首期开展教学活动,累计招生15人,重在培养词的创作能力。诗词中级班的开设对培养学术人才、增强研究会学术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模式方面,考虑到诗词联部分基础知识的相似性,为帮助高校诗联社团成员、青年诗词楹联爱好者更全面地了解诗词楹联入门基本知识,将对联基础班与诗词基础班合并,以“格律”和“对仗”两大板块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此次诗词联综合基础班共招生202人,分为14个班,覆盖29所高校,截至2020年12月底毕业139人,反响良好。为检验学习效果,教育工作部联合楹联学术部、活动中心,开展“兰卿杯”学堂内部诗联比赛,还组织了主题为“对联的标题算不算对联的一部分”的辩论赛。在首届辩论赛中,43位学员分为正反两个阵营在群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彼此对立的视角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让学员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运用更加熟练。
五、加强对外交流,“种草”学术研究,持续打造专业青年学术力量
楹联学术部今年继续在楹联文化、楹联背景资料、楹联创作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陆续推出《甘肃兰州小西湖螺亭“更无豪杰肯骑驴”联略谈》、《关于几处“前度来迟今太早”联的分析》、《对联散句格律与领字句格律的思考》等十余篇文章。研究会组织成立的正山诗社,每月举办同题活动,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作品。同时,楹联学术部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交流活动,例如:2020年5月参与湖南省高校联盟组织的青年节直播活动并对湖南省澧阳书院“台接囊萤”联作简要分析;7月14日,楹联学术部主任张小华在全国青年楹联家武义采风行活动中进行有关“研究楹联创作的同时也应当重视楹联考据”的分享讨论;8月1日,在四川省楹联学会线下交流会上就诗词联中的“合”与“隔”展开讨论。
此外,为了进一步配合教育工作部做好楹联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楹联学术部积极参与诗词联学堂的教案修改和增删工作,指导11位学堂学员完成楹联相关论文的撰写,通过引导学员主动思考和挖掘楹联现象、人物经历及掌故等,提升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楹联知识储备。
六、增强互动紧跟时事,自媒体平台继续助力传统文化“互联网+”
研究会新闻工作部运营的各类自媒体平台作为中青诗联网的“门面担当”,始终奋斗在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的第一线。2020年,新闻工作部组织推送《随园诗话》、《素月楼联语》和《蕙风词话》等诗词楹联知识类文章240余篇,跟踪报道 “中青分韵”、“青衿杯”、“临屏”、“中青论剑”等各类赛事以及校园联盟工作部各理事单位社团活动50余次,选登青年诗词楹联家、学堂班及正山诗社作品40余篇,紧跟时事推送疫情、高考、节气、春节等相关视频和文章近60次,“青年诗词楹联”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全年保持日更的节奏下新增订阅粉丝1000余名,各诗词楹联栏目也维持着较为稳定的曝光度。此外,为增加和各青年诗词楹联爱好者的互动还特别开辟了“每日一对”栏目并配以周点评,给予青年诗联爱好者展示自我和切磋交流的平台。研究会将进一步加强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和栏目创新工作,以更加符合青年人解读和理解的方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走进青年人的视野。
十年风雨文道远,八届同心国粹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所说,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1年,青年楹联研究会将继续持公益之心,抱书生意气,怀热血满腔,聚青年力量,以愚公精神,助文化传承,始终以推广青年诗词楹联教育为宗旨,团结服务青年楹联诗词爱好者,以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为己任,继续为赓续文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中国楹联学会青年楹联研究会
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李培隽会长作出批示:
工作有朝气,活动有创意,团结更广泛,影响更深远,可敬可爱,可喜可贺!
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