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诗社 五月社课 题写历史人物
正山诗社 · 五月社课+点评
主题:题写历史人物
诗部点评嘉宾:韦代森,中国青年楹联研究会副秘书长,广西诗词诗词学会副秘书长。
词部点评嘉宾:彭哲,笔名彭佐,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词曲学。
诗部
题管氏我侬词
孟登文
打破调和本是泥,情多似火举眉齐。
一心生死同衾椁,不做朝云暮雨妻。
评:所题切合主题,然未见奇崛处。
题屈原
曾茹婷
湛身抑志好修节,谁鉴九歌忧世音。
日暮远空惟侘傺,楚云湘水独沾襟。
评:题屈大夫诗者历来众多,能翻新者无几,此诗亦平平。
怀帝辛
李圣保
旧梦江山万事空,殷墟千载鹿台风。
亡君自古荒唐事,青史何曾败者功。
评:起句佳,转句稍欠推敲。
题康德
康玺
穷思苦想竟何欢,片语只言仍觉难。
信是聪明无所碍,我今恰受语言拦。
评:章法佳,然觉“语言”重字。
项羽
张浩帆
百战王图霸业空。头颅输作故人功。
当时犹说天亡我,到死何曾忆范翁。
评:转法得法, 开合有致,唯觉承句略虚。
题项羽两首
尤茂盛
其一
奇士多存世,子孙无俊豪。
拔山徒自立,扛鼎竟相高。
不记彭城梦,犹乘垓下涛。
故人才力在,千古恨同袍。
其二
自古多余恨,雄才不必论。
羞归金阙下,无悔楚江源。
万乘留遗骨,千秋掩断魂。
可怜功大者,只片汗青言。
评:第一首二句欠商榷,涛字有凑韵之嫌。二首颈联空虚欠凝练,结句未能递进升华。
题诸葛亮
肖泽龙
僻在隆中隐,心兼世上非。
三分势已竭,一表泪徒挥。
天公假不待,时命意多违。
犹说茅庐好,先生归未归。
评:惟觉首联起的随意了,其余皆佳。
题青莲居士两首
尤茂盛
其一
谪仙风骨本清佳,诗句千篇写客怀。
天上玉楼沽美酒,海边茅屋作书斋。
眼看白帝轻舟过,身在青云秋水徘。
欲把金钗换蓑笠,夜深踏月脱吴鞋。
其二
太白诗成惊鬼神,飘然云鹤两无伦。
千篇醉舞动红叶,万顷光摇沁雪春。
狂似世间争那有,清如天上散闲人。
酒酣尚欲留连伴,更待桃花酌月滨。
评:两首皆大处落笔,所以显得空泛,中间联对仗亦欠工整,有凑韵之嫌。
题魏武帝曹操
蒋树贞
乱世英雄曹孟德,平生胆魄冠诸侯。
兖州境内明三尺,许县宫中拜九旒。
沧海留篇堪伟壮,长江横槊自风流。
只怜卧榻分香后,泉下无颜见子修。
评:遣句豪壮,结句笔锋一转,顿生感慨。
题鲁迅
孙才
椽笔投身欲运筹,书生意气动吴钩。
常怀夙愿罹忧苦,独拥丹心遣客愁。
万里河山谁俯仰,一襟风雨共沉浮。
悲欢世事几回顾,磨剑长吟不记秋。
评:句子诗意浓,然看不看诗题难看出写的是鲁迅。
赋得沛丰怀沛公
蔡聪
一从霸业靖烽烟,此地云扬共补天。
黼黻红于苏氏锦,枌榆青似沈郎钱。
伐商七步止齐后,围项三重文武间。
风起萍微成烈烈,争翻本纪布衣篇。
评:法章娴熟,用典得当。堪为佳作。
狄仁杰
狄文奇
满朝朱紫也言空,不是凋零智者穷。
守正逾时清浊水,施为度化烈柔风。
阴阳调顺为相责,社稷存延第一功。
断狱识人青慧眼,儿孙身上未看通。
评:中间二联未拓开。应选联其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事件来写更好,结句未看明白。
就一时之偏见胡题陈阿娇其一
刘洋
未央新诏罢恩华,欲许白头辞帝家。
便拟青梅能永日,终归巫蛊黯生涯。
长门冷落活该矣,金屋娇藏弃信耶。
纵舍千金徒买赋,宫园从此自看花。
评:“活该”一词显得浅白了,结句佳。
题文天祥
李章明
江山万叠谁为主,曾论捐躯莫奈何。
按舞西湖皆醉酒,连烽北阙一降他。
艰危徒表忠臣传,慷慨惟余正气歌。
异代识公须敬仰,时人却颂可汗多。
评:颈联与尾联皆佳,尾联引起时人反思。
怀嵇康
李惠雪
庭中桃五树,一树蕊初成。
瘦瓣饮朝露,清姿绝俗声。
时多蛱蝶戏,偶见鸾凰行。
自在何妨老?浮沉不惜名。
忽闻腥雨至,又夹怒雷鸣。
水涨鸟虫散,风狂草木惊。
虞人持斧下,玉树断枝横。
志意惭名士,从容动洛城。
余人悲且苦,处事慎还轻。
天命纵能改,任君抉死生。
评:排律比较难,词诗对仗较工整,然整首诗气息稍觉有阻滞处。
词部
清平乐·柳永
卢星
白衣卿相。井水歌谁唱。未合刻春书雨掌。付与红楼眉样。
几曾也似君心。旅人味绪侵寻。不道明朝何处,小词只写游吟。
评:此词佳处在能兼寓己怀,若下片亦如上片语,则信乎舞文弄墨之属,必致寡味。作词贵情要真,下片得之,故能动摇人心。又上片“未合”句作“二四一”句法,察“刻春书雨”四字造语之势,或受朱希真“给雨支风”影响。此句纵使可解,然亦生硬。
清平乐·张炎
卢星
珊瑚宝玦。掷去何堪说。掩尽荷衣知冷热。山气白云如铁。
海蟾摇落芦花。一声何处啼鸦。忘却断肠人在,如今怀抱烟霞。
评:上片尾句之“山气白云”暗合玉田《山中白云词》之名,可见匠心。疑以“中”字平声,故未见用,可知作者乃严于律者。虽云“山气白云如铁”,实乃“心如铁”耳。然则此心为玉田之心耶?作者之心耶?由是知其自有深意寄托。比之“荷衣”“烟霞”诸隐者语,不平之气出矣。特隐语为表,心语作里而已。上片用入声韵,音节激越,与所发情感正合。
清平乐·姜夔
卢星
冥冥来客。双桨湖光白。春动流云凉似滴。人在维舟曾忆。
家山滋味非殊。鸥沙总是不如。三十六陂烟雨,梅花记得归途。
评:全词情感抒发最要紧处,在尾句“梅花”二字,余皆作衬。此词情感、手法及入声韵之使用,皆与上词相类,可互参知。
永遇乐·题昭君
付玉聪
江路孤梅,知为谁与,更挼清泪。算尽盈盈,东君未悯,忆几多宫事。幽尘伏转,寒光迸起,弄罢暗香无味。算而今,千秋傲骨,佩环曾经归未?
张骞已恨,生时犹早,不肯安排来使。雁字空传,飞鸿浮影,笳笛何堪吹。惜怜疏影,生姿摇曳,都被朔风催委。凭谁唤,精魂毅魄,与吾暝醉。
评:首句化用易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语。又全词用语受白石《暗香》《疏影》二阕影响者颇夥。作词有一难,曰“自铸伟词”。遣词造句若多从古人处来,而又不能出新,则作词诚为易事矣。又上片“算尽盈盈,东君未悯”实与下片“生姿摇曳,都被朔风催委”同义,变换前者,能益于结构。又上片“忆几多宫事”作“一四”句法,于《永遇乐》一调,未见有如此者,词调句法亦有定格,今人不宜擅改。又按之《词谱》,则“佩环曾经归未”之“曾”字出律。又古时虽无标点,然即今之势,当力求规范,词之句读韵须明,句用逗号,读用顿号,韵用句号,故“算而今,千秋傲骨”宜改为“算而今、千秋傲骨”,下片亦应作“凭谁唤、精魂毅魄”。然此词以梅喻人,妥帖中亦有平稳;上下片尾韵又相呼应;下片首韵之意亦堪“自铸”。是亦足称道处。
朝中措·江姐
雍容
石窗北望暮云低。烽火各东西。此去谁知生死,别来忍褪征衣。
依稀旧梦,润回春草,洗尽劫灰。宁以今生肝胆,来全一树红梅。
评:江姐岂必“北望”!烽火又岂独“东西”!可知首二句失之过实,以致乏味,亦使“东西”有凑韵之嫌。又按之《词谱》,则“劫”字字声有误。尾二句平易流畅而不致浅俗,“肝胆”“红梅”对举,甚切,可称佳句。
浪淘沙·陇上行中感怀霍去病
唐颖
大漠起孤烟,落日浑圆,鸣沙麓北月牙泉。万事人间都一笑,不见楼兰。
纵马跨祁连,横越阳关,直追胡虏匿阴山。千古奇才怜早逝,叹惋英年。
评:境界开阔,气势恢宏。然豪中见粗,放中见直,语露少味,正沈义父《乐府指迷》所云“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也。用韵处亦应改为句号,下词自查,不再注明。
水调歌头·屈原
梁慧莹
离骚堪痛饮,忧乐注心头。今宵明月,何以偏爱照中洲。万古浪潮声里,好梦消磨多少,阖眼又春秋。古调无寻处,悲泪任谁收。
怕回首,惊往事,付东流。招魂何处,满目湘水自悠悠。萧瑟楚天云雨,零落霜前草木。台榭尽墟丘。人世应如此,沧海一蜉蝣。
评:上片第二韵音节甚为自然流畅,又以月拟人,谓其偏照,意新而稳,可取。其余各句之意象则略显俗套,读来令人有老态龙钟之感,心如平波,不甚能起波澜。作词须兼顾内容、形式,内容上可以真情取胜,形式上可以文辞擅场。此词情已真,辞稍不如意耳。
清平调辞·范仲淹
李文婷
江南江北正逢春,深树长堤起钓频。
荻渚渔舟归故梦,风波犹记旧纶巾。
评:此词主题不甚明,词作内容与所题人物契合度不高。
喝火令·顾横波
赵秀敏
落魄金陵路,扬名利欲场。媚人风韵世无双。欢宴尽随流水,花影醉轩窗。
放纵漂萍乱,于归宦海狂。任将荣辱做寻常。淡看浮名,淡看世留芳。淡看一生皆幻。去去月昏黄。
评:稼轩有“悲欢事,随流水”之语,故初读此词“欢宴尽随流水”一句,便觉未如“欢事”妥帖,至“花影醉轩窗”之“醉”字,又觉前处非“宴”字不可。下片“任将荣辱做寻常”“淡看浮名”“淡看世留芳”三句,语义稍显重复。此三句实可归为一层,其后“淡看一生皆幻”则更进一层。尾句以景结,有味。又《喝火令》一调偶一为之则可,多作则必不可,以其下片第四五六句之特殊句法也,若使人连读《喝火令》二十首,则必有流滑之感。
青玉案·赋五柳先生
赵秀敏
闲来种就门前柳。读新句、噙香久。荷月而来辞五斗。东篱花艳,南山苗秀。不负春时候。
也曾兴起忘昏昼。不许诗囊积尘垢。陌上清风相忆否,莼鲈滋味,欢谈野叟,醉我新沽酒。
评:炼字除推敲字义外,当亦推敲字声。此词律严于诗律之处。然自词乐消亡,后世所填之词,实则俱为所谓“句读不葺之诗”。故今人填词,宜时时吟咏,使不拗口。此词即声韵协婉,又流丽清新,章法缜密,有北宋之风。词作内容亦较能与所题人物契合。
鹧鸪天·题曹皇后
孙红瑶
时看《清平乐》,观曹后于仁宗之情,意犹难平,填此词。
双燕翻飞入碧霄,春庭晚醉意难消。宫墙一夜听寒雨,心事经年冷绿蕉。
莫相忆,旧桃夭,鲜衣怒马为谁抛。低眉回首霞天满,两盏三杯总淡浇。
评:首句纯以景起,若有“兴”之意,则“双燕”之“双”字不甚当。又“宫墙一夜听寒雨”“两盏三杯总淡浇”二句前人痕迹过明。“低眉回首霞天满”一句为就律而改易字序,“霞天满”生硬。